分享
2017年09月21日18:02 好奇心日报

分享

纪念馆往往象征一座城市记忆的延续。

对南京来说,整座城市绕不开的记忆是日军侵华的历史。1985 年,东南大学建筑教授齐康在南京江东门设计了第一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又于 90 年代做了二期扩建。

现在,大屠杀纪念馆正在经历第三个阶段。它的三期新馆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带领操刀。

作为旧馆的扩建工程,新馆采用了与过去不同的叙述方式。

大屠杀纪念馆的一二期,主题分别是“生与死”和“古城的灾难”。断壁残垣、遇难者名单墙、人形雕像,这些元素和建筑灰暗的色调叠加在一起,让一二期工程显得极为沉重。

比起原馆的肃穆感,新馆希望让人记住悲恸的同时,表达出“胜利的喜悦”与“和平的实现”。

尽管新馆的门面仍旧是灰色,以厚实的混凝土浇筑,但从总体设计来看,它更开放、柔和,使用了诸多流畅的曲线,并且用草地的亮色削弱了沉重感与尖锐感。

新馆外墙

新馆希望呈现的“胜利”主题则通过一条叫做“胜利之路”的参观路线呈现。

这条路带有强烈的隐喻,用的是建筑中常见的手法:以光的强烈对比象征一段从黑暗到光明的经历。当游客沿着胜利墙的斜坡缓缓上升,到达坡道顶端时,会感受到忽如其来的开阔空间。

胜利之路

弧形的胜利之墙由深红色的铁锈板组成,可以突显历史和沧桑的感觉,它的纹理通过钢板和嵌入式灯槽分离形成。

胜利之墙

而纪念馆的整体建筑空间像是一把断刀,半围住椭圆形的巨大草坪“纪念广场”。这里能容纳 8000 人,可供大型纪念活动使用。

这个广场并非完全平坦,外围的土地稍微隆起,使广场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它能塑造一定围合空间,又能对人流走向起到引导作用。

作为旧馆的扩建工程,新馆不仅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情感氛围,还补充了旧馆未曾拥有的城市功能。

平时,纪念广场会开放作为公共休闲空间使用,公众可以休息、跑步、漫步。到了晚上,即便新馆的展览功能关闭后,广场独特的照明设计也意在给人们提供活动场所。

和旧馆主要为了服务“警醒”概念的单一功能不同,新馆是一个功能复合体,除了纪念广场、胜利纪念馆、展览馆,还包括社区车库、办公室、商业配套设施等。

它还考虑到一个博物馆与城市生活交接的部分,比如,作为新馆主要入口处,广场北面和西面都与地铁相连。地铁出口的下沉式广场内规划了商业设施,隔开纪念馆与交通主干道。

下沉式广场

何镜堂曾经在接受 Goood 采访时表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是他最喜欢的三大作品之一(另外两个项目是世博会中国馆和自己的工作室)。这个新馆将历史回忆与当前的城市生活对接,容纳了胜利喜悦和死亡悲恸。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