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2月01日09:42 搜狐网

分享

现任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副总经理吴毅将微信之父张小龙比喻为一名想拍出完美大片的导演,他不是不能接受广告的植入,而是不能容忍生硬的植入,因为生硬会破坏完美。

以中国的腾讯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如今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门户网站之一,而在此过程中,腾讯也成长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游戏公司。

早在台式电脑称霸的时候,腾讯就凭借QQ软件(类似于美国的ICQ),在即时通讯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兴起,QQ 在新兴市场的竞争中失败了。腾讯的高层便迅速在广州成立了一个新的团队,委托工程师小组重新设计社交媒体平台,并赋予这个小组绝对权力,“吞噬”现有的 QQ 产品。于是,微信便诞生了。

微信的商业化承载了整个腾讯转型的大理想,也是他自我吞噬之后获取的新力量。从目前来看,它被分为了三大步——增值服务、电商和O2O。现在它只完成了第一步,而公众号则可以让微信同时实现后两步。微信高层说,未来微信会开放更多的入口,也会提供所有商家所期待的流量入口。

评论家们曾经以为微信只是导流的工具,而现在微信借助公众号,将腾讯强大的线上营销能力和线下商业进行连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线上+线下生态,在这个生态中将诞生电商、O2O、健康等各种小生态。微信和 QQ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如实体经济对阵虚拟经济,而后者只是前者的7%不到。

过去,微信的教父张小龙习惯站在商人后面,而现在他到了第一线,走上了马化腾走过的那条路——同时做产品和商业的引领者。但商业的利益重大而复杂,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想象,张小龙还会选择继续沉默。

总之,微信不断推出新服务,例如移动支付、医生预约、网上约车、视频会议和移动银行服务等。目前,微信已经拥有超过6.9亿名活跃用户,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自2014年8月起,微信开始推出一系列品质优越的新游戏,旨在进一步“吞噬”腾讯的核心业务。

自我吞噬,是指公司主动淘汰一个产品或生产流程,或者以另一个成本较低的产品和流程取代。那些拥有前瞻性的领导者们很清楚,他们必须主动“吞噬”自己的产品,而不是把这个任务交给初创公司去做。

实行这个做法并不容易。毕竟,讨论如何淘汰最赚钱的业务,一定会让人觉得不自在。不过,以下4个规则,能帮助公司各阶层的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实践这个原则,让“自我吞噬”计划取得长远的成功。

另一个启示

3M公司因采用“30%规则”而闻名。“30%规则”指的是:每个部门的收入,必须有30%来自于该部门在过去四年中推出的新产品。这对于腾讯和Recruit以及其他这类公司也是类似的,而职员特殊津贴的发放,更会以上述规则作为依据。

加入这种指标后,公司会更容易遵循第一个规则。因为一个鼓励员工进行新产品研发的企业文化,更有可能考虑主动“吞噬”自己的明星产品。不过,即使公司纳入了这样的指标,衍生产品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平衡仍然十分重要。

作者:芭莎男士mp

来源:搜狐网

责任编辑:付雨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