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8月26日09:29 中新网湖北

分享

在公园游玩休憩时,拿出手机就可以上网玩游戏;在医院看病时,手拿市民卡走遍各个就医环节;在市场买菜时,二维码一扫便知蔬菜来源;登录网上政务服务大厅,轻点鼠标可快速办理营业执照……这样的场景在4G时代或许并不稀奇,但宜昌市民可以骄傲地告诉你:“我们享受的都是免费的大数据服务。”

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宜昌用它的“颜值”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实,现如今年轻人口中的宜昌,还多了一个“智慧之都”的美誉。这个城市,充满了“互联网+”的基因,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取得巨大的进步。在全国300多个智慧城市试点大中城市的比拼中,宜昌脱颖而出,短短几年时间,开启了新型智慧城市3.0+,走出了一条一体化建设的“智慧”兴城之路。

城市有“智慧”

服务更到位

“‘四务通’真是太方便了,我足不出户也能知道农肥价格涨没涨了。”说起如今的“智慧”生活,夷陵区龙泉镇法官泉村民曾玉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我坐在家里就可以从电视里看到气象预警、村务信息和农肥说明,而以前要了解这些信息要到几公里外的村委会去。”

除了快速了解信息外,村民们还可以在电视上预约办证、卖农产品等。记者在曾玉玲家看到,电视上有该村村民卖土鸡、土鸡蛋等信息。这些信息是村民拍好商品图片传给网格员,经审核即可发布到平台上。“摩托车年检、上证什么的,预约后会有电话联系,到时候根据时间直接去办理,不会再多跑冤枉路了。”在村里,“互联网+政务”的便民服务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

这项惠及农村家庭的 “智慧”成果,仅仅是我市布局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3年8月,宜昌市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高位决策,全面布局,2014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智慧宜昌”的决定》(宜发[2014]7号),做好了智慧宜昌的顶层设计。随后,通过细分任务,市政府印发《加快智慧宜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建设智慧城市,并非一日之功。缺乏统一平台、信息资源分散、管理系统封闭等问题,困扰着正在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各地政府、运营商和开发商。“信息孤岛”、“数据烟囱”……这些关键的“老大难”问题,切实地摆在面前。如何破解?对此,我市创新提出坚持走“一体化”的新型智慧城市之路,旨在打破“信息孤岛”,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率先建成了城市级云计算中心,率先建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智慧政务体系、智慧网格全覆盖的社会治理体系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民生体系,实现数据之间的开放共享,动态监管,走出了一条特色“智慧”之路。

构筑“云”平台

基础工程“护航”

90%的县域就诊率,11000个网格城乡无缝全覆盖……这些让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的数据和民生背后,正是宜昌市这些年着力建设的城乡一体化支撑体系提供的最基础保障。宽带宜昌、无线宜昌、云上宜昌,如今,宜昌市正大力实施这“三个宜昌工程”,为“智慧生活”保驾护航。

抓住宜昌被列为工信部“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的机遇,宜昌市大力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市县两级政府投入上亿元、电信部门投入12亿多元,2014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光纤“村村通”,2015年开始实施光纤“户户通”工程。目前,宜昌市农村通光户已经达到35%,规划2018年全市农村“户户通”光纤。

另外,无线宜昌建设也是快马加鞭。目前,全市已实现3G/4G网络全覆盖,已经统一建设WiFi管理平台,采取统一平台新建、改造提升原建、统筹融合第三方建的WiFi热点等多种方式,目前,宜昌中心城区共计在986个公共场所,建有12078个AP(无线访问接入点),基本实现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在行政服务办公场所、公共交通站点、商业活动场所、医疗服务场所、金融服务场所、旅游服务场所、文体活动场所、市民休闲活动场所、教育培训场所、其它场所等十大公共场所,轻点手指,市民便可轻轻松松免费“蹭”网,进行相关的业务办理和信息查询。

而适用范围更广,瞄准城市未来发展的云上宜昌建设,宜昌则大胆拓展新的建设思路:由企业投资、政府服务外包,建设湖北三峡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目前宜昌已建成电子政务云、教育云、健康医疗云、社保云、市民云、医院云、视频监控云等综合性城市云平台。

29个部门数据实时交换,每天约有120万条数据实时更新,全市数据总量已经达到28亿多条,宜昌市构建了动态更新通联共享的全市社会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成为民生服务的支撑体,可自动计算,达到精准服务,社区范围内有多少退休职工、多少瘫痪老人等等完全明晰,哪里有火灾,哪里需要救援,都能实时上传,及时调度,享受智慧化服务。

瞄准城市3.0+

撬动智慧产业

宜昌市公务员办公门户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4万多公务人员网上协同办公,每天约有近5000人登录处理文件;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公文从起草到进入档案馆全生命周期网上运行;将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系统全部部署到村委会(社区),通过一站式受理和代理代办,实现政务服务办事不出村;建立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GIS),实行全市一张图,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在一张图上空间定位;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基础数据等相关部门无条件交换,90%以上部门共享应用……宜昌市智慧城市生活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在率先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社区)四级的智慧政务体系,率先建成了智慧网格全覆盖的社会治理体系,率先建成了以人为核心的智慧民生体系之后,我市也由此实现了智慧城市从1.0智慧政务、到2.0智慧治理、再到3.0智慧民生的跨越。

共享、协同、开放、创新、绿色,宜昌智慧城市建设硕果累累:2014年在湖北召开的全国平安城市建设现场会上,重点推广了宜昌“大数据,大平台,大应用”的社会治理先进经验;因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医疗方面的突出表现,宜昌市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获得国务院2016年“免督查”待遇及多项激励政策;2016年6月28日公安部消防局也在宜昌召开全国现场会推广宜昌智慧消防的经验。作为一座中部的普通中等地级市,在与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的比拼中,宜昌市脱颖而出,把自己城市的名字连同自己取得的骄人成就,摆在了日前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入口处最显眼的一号馆。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远征,宜昌的智慧城市一体化之路,虽然体系已基本确立,效果也已经初步显现,但要走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马学军在此次博览会上指出,宜昌下一阶段3.0+重点是以双创为引擎的智慧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一批智慧产业基地,促进宜昌经济转型升级,为真正实现产城共建,建设既大又强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培育新的增长极。

来源:中新网湖北


责任编辑:龙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