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让湖北更美好
湖北品牌网 > 品牌城市汇 > 城市关注 > 正文

盘点湖北16位地方首富创富志

湖北品牌网  2014-09-29 18:04:16 记者周萍英  我要评论(0)
字号:T|T

28日,楚天金报发布2014湖北地方首富榜,首次梳理湖北16个市州(神农架林区因没有个人身家达到3亿元门槛,故没有纳入榜单)的首富名单。该榜单甫一发布,即被人民网、新浪网、大楚网等数十家网站转载,省内媒体也纷纷转载、引用该数据,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相关报道、评论也铺天盖地。不少读者联系楚天金报,对该榜单表示肯定,并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些企业家的创富经历。为此,楚天金报特推出16位地方首富的创富历程,以飨用户。

图片

图为:刘宝林

“医药大王”守护健康

武汉首富刘宝林

今年61岁的刘宝林,曾是应城天鹅镇血防医院的一名赤脚医生。1985年,32岁的刘宝林辞去医院工作,与几名本家兄弟一同创业,从承包镇供销社医药商店起步。那时候,刘宝林整天骑自行车在乡间奔走,给各个赤脚医生站点配送药品,一个成功商人应有的精明和吃苦耐劳精神,就是在此时培养起来的。后来,他辗转到武汉市、海南省经营药品,积聚了“第一桶金”。

2000年,湖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在汉阳龙阳大道创立。他以武汉为总部,以500公里为辐射半径开拓市场。九州通成立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声誉鹊起。他倡导“家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三年后,放眼全国的九州通集团成立,开始全国性扩张。2010年,刘宝林的“医药王国”上市,他跃升为湖北新首富。“一生只干一件事”。他线上线下专攻医药流通,如今九州通已跃升为中国民营医药商业企业老大。这位医药大王,一心守护健康产业。

图片

图为:谭功炎

时势“逼”出财富英雄

孝感首富谭功炎

汉川人谭功炎,出生于1948年,曾经是村办小学老师。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他是湖北首先成功研究温室无土育秧技术人员之一,成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但“战天斗地”的努力仍然改变不了吃饭问题,1978年,谭功炎决心办一个铁木加工厂,生产简易的铁木农具和建筑预制板钢筋。

1985年至1995年,是福星由一个小作坊向机械化大工厂转变的10年,铁木加工厂更名为汉川钢丝绳厂,产品结构从钢丝绳向伞骨钢丝、轮胎钢丝、镀锌产品等不断升级。

1999年,福星股份上市,谭功炎大胆革新,瞄准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开发的新材料——子午轮胎钢帘线项目,此项目为公司带来年售10亿元的业绩。如今的福星集团先后涉足房地产、生物制药等行业,成绩斐然,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位比共和国还年长的企业家的深谋远虑。

图片

图为:杨国桥

闽地发家 黄梅扬名

黄冈首富杨国桥

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的杨国桥,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下海”的政府机关人员之一,早年是在福建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关于杨国桥的传说有很多。譬如,初涉商海,45天创造57万元的收益;再譬如,26岁就已负责单项近2000亩的土地规划项目;1998年,他成为福建大世界华夏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其一手打造的别墅群——东方威尼斯,成为福州乃至中国地产界的品牌项目。

作为黄梅人,杨国桥很自然地将商业布局落子在家乡小池镇。2011年初,他掌控的照丰控股集团投资59.7亿元,建设占地8300亩的中部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分为家居、建材、农副产品、三车配件、冷链食品五大专业市场,最终将发展成为集市场交易、商品展示、产品定制、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专业市场。去年,其家居市场和物流港的启动,使周边土地价格升值3倍以上。

巧合的是,这套商贸物流系统的核心理念,与之前马云公布的“菜鸟”网络运作模式几乎一模一样。杨国桥还开玩笑让好友均瑶王均豪带话给马云:“我比你快!”

图片

图为:周明炎

独臂“铁人”写创富传奇

咸宁首富周明炎

周明炎你可能不认识,但联乐席梦思人们很熟悉。9月16日,作为咸宁唯一的全国自强模范,73岁的周明炎参加了在京举行的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个只有一只手加一个肾的“铁人”,凭着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成就了一番伟业。

1963年大学毕业时,他作为“右派”下放回乡当老师。文革过后,他偷偷贩卖农产品,又被打成“投机倒把分子”。1980年前后,周明炎开始在公路边的牛棚里开代销店。后来他在村里兴办轧棉厂第一次创业。有一天试机时,一不小心,他的右手卷入机器,失去半截手。落下残疾的他,于1995年倾家荡产买断嘉鱼床具厂,成立联乐集团。

经过20年的奋斗,周明炎将昔日亏损一空的作坊式镇办床具厂,经营成为以软体家具为主体,拥有酒精酿造、化工制药、改形沥青、深水码头、饲料加工等8个全资子公司的集团公司。去年,公司年销售额10多亿元,创利税近亿元。

图片

图为:李俊明

乡村超市“包围”城市

仙桃首富李俊明

1962年出生的李俊明,毕业后做过两年的小学老师。1989年,开始从事副食批发生意。经历了艰难的初始阶段后,他摸索出一套适合乡镇农村发展的经营模式。1993年,他在仙桃开办了第一家富迪超市。

可以说,李俊明是脚踏实地立足乡镇发展的企业家。从最初的副食批发到后来的多业态发展,再到最后的零售,再转到批发,当初的小店已发展成湖北富迪实业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富迪连锁超市已发展到近500家,仓储及营业面积68万平方米,分布于仙桃、荆州等10多个地市,经营品种20000多个,涉及日用品、医药品、生鲜农产品、服饰品等六大类产品,是目前江汉平原最大的农村连锁超市经营公司。下一步,李俊明打算在武汉开设批发中心,成为“农村包围城市”的经营模式典范。

图片

图为:朱群英

文化商人打造一座城

恩施首富朱群英

在恩施这片80万人口的土地上,出生于利川的朱群英是当地名声最响的人之一。

今年45岁的他,在发家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个第一。1995年国有企业改制后,他投资创办了利川市首家广告装潢有限公司。1996年创办了利川市首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时代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随后相继控股组建了时代建筑安装公司、时代广告(传媒)公司、银泰典当公司、时代酒店以及甘溪山旅游风景区,用1.5亿元收并购重庆华星外语学院进行重组等独立法人企业。可以说,整个恩施城遍布他的产业。

除了是商场上的成功人士,他还有个公开身份——利川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由时代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赞助、承办、主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不胜枚举,这些活动提升了利川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某种程度来说,他是个文化商人。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也蕴藏着大自然馈赠的礼物,如潜江的油田、天门的万顷棉花、荆门的磷矿资源等等。依托着这些宝贵的资源,诞生了一个个响当当的地方企业,如潜江的金澳化工、天门的景天棉业、荆门的新洋丰……

图片

图为:舒心

归国华侨家乡兴业

潜江首富舒心

舒心,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侨联副主席,湖北省总商会副会长,加拿大归国华侨。

舒心从小生长在鄂州,少年时外出闯荡,几十年的打拼,终于开创出一番事业,生意遍及海内外。1997年,舒心接受邀请,在潜江投资兴业。

他整体收购面临困境的潜江石油化工厂,更名金澳化工,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在当地大力支持下,金澳科技先后投入数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顺利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这是1999年国家清理整顿后,我省保留的唯一一家地方炼油企业。15年来,金澳科技走出困境、不断成长壮大。2010年,更一举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目前总资产超过40亿元。

图片

来源:潘建培

“外来户”挖出棉花财富

天门首富潘建培

潘建培生于浙江,自从来到湖北天门开创事业后,把他的户口也从诸暨迁到了天门,集团公司总部也设在天门,他还准备将他在浙江的工厂也陆续迁到天门。

2006年5月,在非洲将纺织贸易做得红红火火的潘建培,来到中国“棉花之乡”,开始了他在天门的创业生涯,他盘下的湖北金天纺织公司已濒临破产边缘。潘建培用了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对他创办的企业的市场定位。由于实行“棉农种植+工厂+市场直销”的生产经营模式,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反而逆势飘红,产值一路攀高。2010年并购湖北亿鑫棉纺成立湖北景天集团。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景天不设销售部门。这缘于其在江浙拥有庞大畅通的销售网络和出口通道,产品零库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实现了资金有效回笼。

图片

图为:杨才学

“烂摊子”成上市公司

荆门首富杨才学

生于1964年6月的杨才学,是荆门市东宝区人。1988年,惨淡经营了6年的石桥驿磷肥厂资不抵债,濒临倒闭。当年5月,石桥驿镇镇政府改革磷肥厂管理体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企业经营者,时任磷肥厂副厂长的杨才学承包磷肥厂,当年扭亏获利20万元。自此企业开始步入良性循环,产能迅速增长,产品种类日趋多样化。

1995年5月25日,经过整体股份制改造的湖北洋丰集团正式成立。2001年,洋丰集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股份制改造,由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自此,洋丰的远航插上风帆,驶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并跻身“中国化工500强”、“中国化肥50强”。今年5月12日,杨才学将“新洋丰”正式带上深交所上市。

20多年来,杨才学以勤奋务实的作风,带领广大员工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将一个资产不足50万元、名不见经传的磷肥小厂,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12亿元、固定资产10亿元、年产各类肥料产品210多万吨的大型磷复肥企业。

图片

图为:林超群

“女承父业”只做塑胶

鄂州首富林超群

提起林超群,不得不提广东伟雄集团老板林伟雄。

1979年5月,林伟雄拿着3600元,带着9名员工一起创业,经过不断的奋斗和积累,使一家生产药瓶、民用配电箱等普通塑料产品的草根塑料厂成功转型为中国建筑终端产业的一个重量级企业。

林伟雄一辈子只做了塑料一个行业。随着“以塑代钢”技术的日渐成熟,林伟雄把塑料做成了自己的原材料优势。依靠这种资源优势,他不断地以成本低廉的塑料作为原材料,生产出更多的相关电工产品,如开关插座、排气扇等。伟雄以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替代了进口,最终把原来昂贵的塑胶加工品回归为平民产品,让最普通的中国人都能使用。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他创造出了“顾地塑胶”、“松本电工”等多个品牌。旗下的伟雄集团的属下企业已经达到11家,包括湖北鄂州、随州等6个生产基地。随着近年林伟雄身体变差,从加拿大留学回国的大女儿林超群,于2010年开始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在人们的印象中,黄石的劲酒、宜昌的稻花香、荆州的福娃已经成为一个个湖北符号,这三家企业分别诞生了当地的三位首富,可谓实至名归。而湖北的汽车产业,在中国的汽车版图中也打下深深的制造业烙印,依托东风公司十堰、襄阳、武汉为基地的汽车产业集聚带,全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日趋壮大,诞生了襄阳骆驼股份、随州齐星汽车、十堰荣华集团等一批汽车配套销售名企,也分别产生了三地的首富。

图片

图为:吴少勋

财富虽高 节俭低调

黄石首富吴少勋

1956年出生的吴少勋,1980年从部队转业后,分到大冶纱厂工作,先后担任车间主任、副厂长等职务,1985年进入黄石市委党校学习,1987年到大冶县御品酒厂(劲牌有限公司前身)任厂长,将一个不起眼的小厂打造成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

尽管“劲酒虽好,也不要贪杯”的广告词传遍大江南北乃至海内外,尽管“有人的地方就有人喝劲酒,有店子的地方就有劲酒卖”,但他仍然不去刻意渲染,他“只做品质,不做标王”。“劲酒”从1988年的1.64万元广告费到如今央视的2亿元广告费,伴随着的是劲牌去年销售47个亿,缴税10亿元。今年销售56亿元,缴税将达到14亿元。

吴少勋是当地有名的富商,除劲酒之外,他还涉足金融、矿业、房地产等领域。虽富可敌国,但他平日却节俭到“吝啬”的地步,开会时发的单面印刷纸要带回去再利用,现在的座驾也只是一辆帕萨特。

图片

图为:刘国本

七十高龄志在新能源

襄阳首富刘国本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刘国本领着一帮人在骆蓄的前身——一个资产仅19万元的街办小厂敲敲打打时,就一直在苦苦思索着如何出奇制胜。2001年,街办小厂实行民有民营。改制之初的骆蓄公司主要生产卡车用蓄电池,产品单一,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当时私家车还未如现今这般普及,颇有远见的他,在国内仅一家国有企业有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自主研发了轿车用环保蓄电池。

通过产品找出路,刘国本将老态频显的小厂子变成了年销售30亿元、一家专业从事铅酸蓄电池研发、生产、销售和回收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

2011年67岁的刘国本步入事业顶峰:骆驼股份在上交所整体上市,刘国本的身家超36亿元。当年骆驼股份销售额首破30亿元。

图片

图为:蔡宏柱

农家孩子“稻花”满城

宜昌首富蔡宏柱

1951年,蔡宏柱出生在湖北宜昌龙泉镇青龙村一户普通农民家里。

他是那个特殊年代造就的创业英雄。高中毕业后,蔡宏柱先后当过生产队会计、小学教员,之后打过铁,拉过板车,赶过驴车,干过林场炊事员、供货员、技术员,还贩过柑橘,养过蜂。

3个人,3口缸。1982年冬天,31岁的蔡宏柱带上“全部家当”,办起了当地第一家企业——青龙酱油厂。完全靠自己摸索,小厂日渐红火。1986年,一些规模小、效益不好的企业,纷纷改弦易辙,另谋生路。这时,已经有了5年办厂经验的蔡宏柱,慧眼独具,整合小厂,扩大规模。1992年,蔡宏柱再次作出选择:关闭酱油厂,转战白酒业。自此,“稻花香”横空出世。

20多年过去,稻花香从一间小酒厂,带活了整座城市的发展,旗下品牌稻花香、关公坊、楚瓶贡、昭君、屈原,个个名头响亮。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48.6亿元,成为湖北白酒行业的领头羊。

图片

图为:徐德

自行车厂拼出大汽车

随州首富徐德

1984年4月,原随州自行车厂濒临破产,负债高达200余万元。时年33岁的徐德临危受命揽下了这个“烂摊子”。

资金不足,他带头捐资作为生产流动资金;没有设备,他从国营大厂低价购回“调节”设备,自己组织改造、安装和调试;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他只身挤火车去江苏引进模具师傅;没有市场,他带领销售人员四处奔波寻得合作伙伴。

凭着这种责任和智慧,经过多年拼搏,齐星汽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将一个濒临倒闭的街办小厂,打造成了13家子公司规模,以生产经营特种汽车底盘、汽车改装、专用房车、汽车驾驶室及汽车高分子内饰、模具制造为主,集化工、生物农药、房地产、酒店等科工贸为一体,资产达38亿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跻身于中国机械“500强企业”,成为随州工业的龙头。

图片

图为:谢松柏

天赐“福娃”成就首富

荆州首富谢松柏

说起“谢松柏”,很多湖北老乡也许不认识,但说起“福娃”肯定不陌生。

17年前,谢松柏靠147元钱,创办新沟花红糕点厂,几年苦心经营,完成了原始积累。1993年,他承包原监利县葆华公司,更名监利银欣粮油实业有限公司,卖起了“银欣米”。2006年公司更名为福娃集团。

十多年来,从稻谷粗加工起步,到食品精深加工,将江汉平原盛产的稻米“吃干榨尽”,一步一个脚印,谢松柏硬是将一个小作坊做成湖北省的粮食产业龙头企业。

为了给新产品取个响亮的“名字”,公司曾面向全体员工公开征集商标。100多个方案摆到了他的案头,谢松柏一眼就看中了“福娃”的商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正是“福娃”给谢松柏带来了好运。2005年“福娃”成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名声大振,家喻户晓,福娃集团的系列产品也跟着销量猛增。谢松柏靠着家乡的大米成了荆州首富。

图片

图为:钱云富

潜心卖汽车借“东风”发家

十堰首富钱云富

今年62岁的钱云富,出生于浙江温州的裁缝家庭。11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裁剪。13岁开始在上海和温州之间贩卖橘子、布匹等;25岁起承包工厂;30岁时创办电器厂,8年后资产过亿。但令他财富真正膨胀的,是销售东风汽车。

1993年,钱云富卖掉他在浙江的企业,在十堰开始了专营东风汽车的业务。1995年9月,十堰荣华东风汽车专营有限公司成立,当年就卖掉了2000多辆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点或分公司。自1998年起,荣华公司年销量达1万余辆,个别年份达到2万辆,实现综合经营年收入26亿元。此外,钱云富还涉足房地产、餐饮、酒店、汽车改装及配件生产领域,开始多种经营。23日发布的2014胡润富豪榜中,钱云富以20亿身家上榜,相较于2006年首次登上榜时的8亿元,他的身家增加了近两倍。

【记者手记】

珍惜时代给予的创富机会

在梳理这些地方富豪资料的时候,记者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最近微信和网络传得很火的一段视频。

这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研一在读生刘媛媛同学参加安徽卫视超级学说家的一段演讲。她在演讲中说道:亲爱的朋友,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都是要靠自己的。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希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故事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人间疾苦,这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今天我们榜单上的这些富豪,都是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几乎每个人在创业之前,都如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们多是白手起家的创富英雄,是草根创业的典型代表。

成功需要勇气。在他们创业的那个年代,打破铁饭碗需要勇气;刨出全部家底孤注一掷需要勇气;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需要勇气;面对困难,执著前行需要勇气;指点江山谋划新局需要勇气;成功后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同样需要勇气……

相较于一些富豪创业时所受到的各种掣肘,我们应该感到欣慰,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这是一个敢想就有平台的时代,一个付出就会有回报的时代,一个有能力就有机会的时代……

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省,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或是人才储备方面,可以说是全国创业氛围最浓烈的城市之一。

成功不是坐在家里脑子天马行空就可以,创造财富也不是嘴上头头是道就可以达到。拿出你的勇气和行动吧,珍惜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

来源:楚天金报

(编辑:邓红梅)

标签:盘点 湖北 16位 首富 创富 28日 楚天 金报 湖北品牌网
分享到: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合作媒体 | 客户中心 | 在线投稿 | 网站动态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 Pinyar. All Rights Reserved
    湖北品牌网 版权所有